0%

这是一篇在校选修课“基础乐理与视唱”前15分钟普及电子音乐所讲的纲要整理。

合成器(synthesizer)基础

  • 合成类型:减法合成(subtractive synthesis)、加法合成(additive synthesis)、波表合成、FM合成
  • 减法合成器的基本结构:减法合成器由三大部件构成:振荡器(oscillator)、放大器(amplifier)、滤波器(filter)
  • 减法合成器的四种基础波形:正弦波(sine wave)、三角波(triangle wave)、锯齿波(sawtooth wave)、脉冲波(pulse wave)(方波(square wave))
  • 泛音、泛音列、傅里叶变换、频谱
  • 各个波形的音色、脉冲波音色和占空比的关系
  • 调制、载波
  • 减法合成器的两种调制:envelope modulation、LFO modulation
  • envelope modulation的调制的4个参数:ADSR,即Attack、Decay、Sustain、Release
  • 电子音乐主要音色称呼:
    • Lead——可以联系“主唱Lead Vocal”这一词。Lead就是站主导地位的音色,往往是长线条的。(也可以说排除不是下面三种音色的就是Lead)
    • Pluck——原意是“拨弦乐器的声音”,比如吉他。在电子音乐中是指——有一种“音头”感,时间很短,衰减很快的音色。(有意思的是,一些合成器的预置里会称Pluck音色的乐器为Guitar)
    • Pad——即“铺底”,一般不走旋律,在背景里走和声起到陪衬的作用(和流行音乐里的弦乐作用相近)
    • Bass——即“低音”,但一些音乐,如Dubstep、Future House里,Bass是主角。

风格

当代主流电音首先可以按照节奏(鼓组)的“碎”和“不碎”分为两大类:

  • 不碎,即“动次打次”:House、Techno、Trance
  • 碎:Drum ‘n’ Bass、2-Step(Dubstep、Future Bass)
    • 2-step的意思是拍速减慢一倍,然后力度加重数倍,所以你能听到这些鼓节奏都缓慢而有力

举例:

  • UK Dubstep Brostep和Riddim Dubstep

    我辨别Dubstep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Bass,是一种非常猛的Bass,我们称之为Wobble Bass或者Growl Bass。

    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呢,Wobble Bass听起来像“哇呜哇呜”,其实不断来回扭动一个加在这个Bass上的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旋钮,就能产生这样的声音

    扭动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旋钮,就能产生这样“抽吸”感的Wobble Bass

    然后Growl Bass呢,顾名思义,就是有“咆哮”感的Bass。

    最早的Dubstep起源于英国,叫UK Dubstep

    这种Dubstep更注重低频,Wobble Bass更多一些

    但是后来流行起来的主流Dubstep,其实是在传到美国后的变种,叫US Dubstep/Brostep。这种Dubstep中频更多,特征就是Bass更躁一些,更Growl Bass一些。

    然后最近火的Riddim Dubstep特征就是——极简,极具金属感的Bass

  • Future Bass

    Future Bass除了节奏型外,还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SuperSaw音色的Lead——一种“肥”而“脏”的Lead

    “Wobble Lead”

    什么是SuperSaw呢?这是一个合成词,Super即“超级”,Saw即“Sawtooth Wave锯齿波”的简写,那字面意思就是“超级锯齿波”咯。那这个“超级锯齿波”音色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如果听不懂、没有概念的话不需要太在意,等下会演示)
    其实从原理上讲,就是将好几个频率非常近的锯齿波叠加在一起。各个声音之间有一个细微的偏差,产生一种“失谐”的效果。

    这个“好几个频率非常近的锯齿波叠加在一起”看似很复杂,但是作为一个音色制作人无需过多操心,因为合成器有非常方便的设置选项。

    顺便提及,SuperSaw这种“肥而脏”的音色在另外一种风格里——EDM Progressive House里也常用。

  • EDM Progressive House

  • Tropical House

  • Techno

  • Trap

    Trap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Roland TR-808鼓机的音色。

这是一篇在校选修课“基础乐理与视唱”前15分钟音乐科普要讲的内容纲要。

写在前面

  •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老师和大家给我这么一个机会上台来讲一些我对于音乐方面的见解。

    上次逻辑非常混乱,也有很多错误和不严谨地方。这次我对于其中一些做了修正和整理。

  • 接下来我要讲的很多内容是不系统不严谨的,有大量内容源于我的经验直觉

    就比如:

    • 当你盯着一个明亮的物体几十秒后闭上眼睛,经验告诉你你会看到一个斑块,专业术语称之为视觉后像,然后再睁开眼睛盯着白色的墙面,发现斑块是深色的,故术语称为负后像——后像总是和原来刺激光的颜色相反。其原因在于所有人的所有感觉(包括视觉)都存在感觉适应现象。——一个正确的直觉
    • 根据来源于“相对性原理”的直觉,当你迎面向光走去时,光相对于你的速度更大了。但是物理观察表明,光速相对于任何物体速度都是是不变的,以此为基础的狭义相对论将其解释为“以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时间快慢是不一样的”。——一个错误的直觉。
    • 标签化思维/刻板印象——错误的直觉。
  • 尽管经验和直觉的严谨性和可靠性不够,但作为一个音乐欣赏者而非学者的你,有必要发展一些模糊的印象。即便不能用系统化术语化的语言描述,但是人对于客观都是从片面印象开始的。可怕的其实不是片面的刻板印象,可怕的是一种“我已经非常了解了”的盲目自信。所以,不要被繁杂的术语所吓到。提高音乐鉴赏水平无需系统性的认知,只需要“聆听”。

  • 既然上面说到了,在坐的各位中很有可能是精通某几样技艺的人或某个亚文化圈子的忠实追随者。我作为一个“样样稀松”的学习者,学识一定不如在座的某位大佬。所以,如果在坐的各位有 超出 我所讲的东西 的见识 或 发现了我的错误,请马上告诉我。

关于作曲和编曲的区别

简单来讲、一句话概括就是——作曲就是写曲子,编曲就是写伴奏。对这个问题不太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不用听接下来的细节了。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可参考知乎大佬@WASelice这篇回答

作曲/Composition:一般指创作完整的音乐作品,包括人声、配器等所有音乐元素的的创作和编排。但是,在流行音乐(Pop)中,只写人声旋律也可以称为“作曲”,但只负责写人声旋律的人不可以称为“作曲家”(Composer)。

Songwriting:是指在流行音乐(Pop)中创作歌词和人声旋律的行为,从事这件事的人叫唱作人(Songwriter)。

Arrangement:对已有的音乐作品重新编写音乐元素,将原来的声乐或器乐的演出形式改编为其他演出形式,即改编。但以下第二句“给已有旋律以音乐动态的艺术”也有“编配”的含义。

In music, an arrangement is a musical reconceptualization of a previously composed work.

Arranging is the art of giving an existing melody musical variety.

編曲(へんきょく⓪ ):和英语意思基本相同。但以下第四条“完成一个未完成的音乐作品”,即“编配”。

編曲は目的によって大きく分類することができる。

  • 原曲の指定と異なる楽器編成で演奏するため。
  • 原曲と異なるジャンルやスタイルで演奏するため。
  • 演奏者が独自色を出すため、また他の必要からの大まかな修正(ヘッドアレンジ)。
  • 未完成の原曲を完成させるため。

編曲家(へんきょくか):在日本指专职为流行音乐写伴奏的人。同时这一职业在日本还包含了混音母带等职责。

2021-03-23 01-27-42

配器/Instrumentation/Orchestration:给旋律配上乐器。Orchestration专指“管弦乐配器”。

For example, a work for solo piano could be adapted and orchestrated so that an orchestra could perform the piece, or a concert band piece could be orchestrated for a symphony orchestra.

编曲:在流行音乐中,即“配器”

但在中日娱乐界实际使用中,“编曲”一词常作为配器(orchestration)的同义词,也有表示音乐制作(music production)或直接表示原创性质的作曲(composition)的。

“音乐”如果作为一门学问,那它所覆盖的范围是非常广的。

“音乐”涵盖了非常多的职业/专业/圈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上次提到“音乐学院的专业”,和“音乐工业的职业”的原因。

这就像把“电子科技”或者说“IT(信息技术)”当成一门学科一样。事实上,高校至少会分成两个专业——CS(计算机科学)和EE(电子/电气工程)。

一个精通FPGA的人可能不精通前端。

一个精通机器学习的人也可能不精通嵌入式开发。

就算同属于CS(计算机科学)所衍生的职业,一个Java后端开发工程师和架构师所做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有一个笑话——一个人听说你学计算机,对你说“哟,你学计算机的吗,帮我修一下电脑吧。”计算机专业似乎不教怎么修电脑。

接下来,我打算用一个跨界的视角给大家讲一下我所知道的职业/圈子,不同圈子描述音乐的语言会有所不同,一个摇滚乐手和科班作曲家可能不懂制作、而一个电子音乐制作人对于合成器、混音、母带样样精通,却有可能不懂五线谱和严肃作曲法。同时,也有可能一人身兼数职,“艺多不压身”。

把音乐当做艺术

  • 科班毕业的作曲家

    ​ 内心听觉

    ​ 五线谱、严肃作曲法(和声学,对位法)

  • 科班毕业的演奏家

    ​ 演奏家在演奏时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 古典乐器(往往是传统的弦乐器、铜管乐器、木管乐器)演奏

  • 流行唱作人(Singer-songwriter)

  • 摇滚乐手

    ​ 使用乐器(如摇滚四大件电吉他,电贝司,架子鼓,键盘乐器)创作和演奏音乐

  • 流行音乐编配人

    ​ 使用DAW(宿主)、实体乐器/硬件音源/软件音源VSTi(乐器插件)为已有的人声旋律作配器。

  • 录音工程师

    ​ 服务于歌手和乐器演奏者

    ​ 使用的语言:录制相关硬件设备的知识(话筒的类型、摆位对声音的影响、设备的各项参数如话放的“动态范围”,“幻象电源”)。

  • 混音工程师/母带工程师

    ​ 为声音润色(相当重要),使音频的质量达到出版级。

    ​ 使用的语言:混音设备——硬件效果器/VSTfx(软件效果器插件)、经验、对于声音的审美、对作品的理解

  • 电子音乐制作人

    ​ 音色的制作(如合成器的使用,各个效果器对于音色的塑造)

    ​ (其实是无法划清音色制作和混音(粗混)的界限的)

    ​ 还有对于制作、混音、母带的各方面了解

  • DJ

    ​ 使用控制器(碟机),对现有音乐片段进行再创造。

    ​ 可以理解为电子音乐“演奏”的一种方式。

  • 音频工程师(Audio engineer)

    An audio engineer (also known as a sound engineer or recording engineer)[1][2] helps to produce a recording or a live performance, balancing and adjusting sound sources using equalization, dynamics processing and audio effects, mixing, reproduc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sound. Audio engineers work on the “technical aspect of recording—the placing of microphones, pre-amp knobs, the setting of levels. The physical recording of any project is done by an engineer … the nuts and bolts.”[3]

    一个相当广的概念,可以包括上面提到的录音、混音、母带工程师,

把音乐当做文化

  • 各流派圈子的乐迷

  • 乐评人

    ​ 使用的语言:乐队/艺人、厂牌、风格流派、对音乐的美学理解

  • 音乐学学者

    Musicology is the scholarly analysis and research-based study of music.

    Musicology traditionally is divided in three main branches: historical musicology, systematic musicology and ethnomusicology.

把音乐当做工程技术

  • 音频技术工程师

    ​ 这个范围很广,既可以是硬件音频设备(如硬件合成器)内部电路设计设计者,也可以是DAW/VST插件开发者。

  • 音乐算法工程师/相关交叉邻域学者

    产业方向

    ​ 如为在线流媒体音乐平台写推荐算法。

    学术方向

    ​ 参考知乎大佬@LucasXXII的这篇回答

    ​ 其中一个“符号域自动作曲”让神经网络学习现有的乐谱(五线谱/MIDI序列)。主要研究对象为古典严肃音乐,因为此类音乐有大量规范的乐谱,且处于公共版权状态,能在互联网上很方便地获取到(如国际乐谱库imslp),不像Popular Music的工程不会流出到互联网上,而乐谱大部分由非专业的爱好者记谱。

    ​ 当然,除了研究乐谱,还能研究声音。比如可以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工具,获得一个声音的频谱,然后用计算机对频谱进行分析学习。

彻底搞清楚流行音乐、Pop和Pop Music这几个术语的区别和联系

Pop和Popular区别上次已经大致讲到了。这次我想用一个再也不会混淆的办法:

不妨称Popular Music为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相对应。

众所周知,Popular Music比Pop的范围要大得多,那那些既不是Pop又是Popular Music的音乐是哪些呢?

我举几个例子。

  • Binaryh,Rene Castanho - Algorithm(一首Techno电子舞曲)
  • Dizzy Gillespie - Salt Peanuts(一首比波普Bebop爵士)
  • The Beatles - Tomorrow Never Knows (2009 Digital Remaster)(一首Psychedelic Rock迷幻摇滚)

我们可以称那些不进入大众视野的音乐为**地下音乐(Underground Music)**。

  • Techno是一种比较地下的风格
  • 死亡金属是一种比较地下的风格
  • Speedcore是一种比较地下的风格

它们其实代表了一种**亚文化(Subculture)**。

一种音乐越不以商业为目的创作,但其艺术性就越“不容易”被功能性大众审美限制。

(这里再科普一个概念独立音乐Indie Music)

虽然,地下一些的音乐无法被大多数大众所接受,但历史规律是——人类的文化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在的主流文化也许就是曾经的亚文化,迟早有一种地下音乐会影响甚至发展成为主流音乐。音乐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在商业音乐中听到那些以前那些冷门音乐风格的影子。

绝大多数中文Pop Rock中的硬摇滚元素。

  • 岑宁儿 - 追光者

日本动画音乐中的大乐队Big Band爵士元素。

  • 亚咲花 - Seize The Day

参考musicmap.info

注意,流派和风格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是严格的并列和从属。

有些词不一定是风格或流派,还可能是文化标签或市场概念,如Indie、Doujin、New Age。

  • 流行Pop
  • 摇滚Rock Music(早期根源摇滚、英式节拍音乐、迷幻、前卫这样的软摇滚,和接下来沿着硬摇滚发展的重金属Heavy metal、朋克Punk、核类/Hardcore、另类摇滚Alternative )
  • 电子Electronic(包括浩室House、Trance、Techno、碎拍大类(如Dubstep、Drum ‘n’ Bass、Glitch Hop等)、HDM大类(Hardcore、Hardstyle),概括性术语EDM、Bass Music等)
  • 爵士Jazz(包括爵士的前身拉格泰姆Ragtime、早期的新奥尔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迪克西兰爵士Dixieland、盛极一时的大乐队Big Band/摇摆乐Swing、)
  • 布鲁斯Blues(不了解,但记住它的特征“12小节布鲁斯”和Walking Bass)
  • 福音音乐Gospel(不甚了解,但要知道他是Blues、Soul和Jazz的源头)
  • 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包括灵歌Soul、放克Funk、(迪斯科Disco))
  • 嘻哈Hip-hop(不甚了解,但要知道嘻哈文化带来的四样东西:说唱、街舞(霹雳舞)、涂鸦、打碟)(主要风格有老派说唱Old School Rap、硬核说唱Hardcore Rap、西海岸说唱、前卫说唱、东海岸说唱,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风格——陷阱Trap以及它的衍生物EDM Trap)
  • 雷鬼Reggae(包括回响Dub)(不甚了解,但要知道他极大得影响了其他音乐的节奏型,包括电子音乐中的碎拍和Hip-hop)
  • 民谣Folk 和 乡村Country Music
  • 新世纪音乐New Age/轻音乐Easy-listening/沙发音乐Lounge

(加上例子)

  • Pop Punk

  • Future Bass

  • EDM Progressive House

  • Traditional Progressive House

  • US Dubstep

    特征:Growl Bass、Wobble Bass

  • Happy Hardcore

  • Funk

  • City Pop

一个Pop的简单分类法

(自己总结的暴论)流行商业音乐(Pop)的一个简单粗暴的分类法:

摇滚、Contemporary R&B、电子

我愿称这是现代商业歌曲的三大源头。你可以拿现在的任何一首歌曲来验证。

音乐知识基础

  • BPM
  • 流行商业音乐(Pop)的基础曲式结构

    ​ Intro Verse Pre-chorus Chorus Bridge Outro

    (前奏) (主歌) (副歌)

  • 电子音乐(往往是EDM)的曲式结构称呼的不同:我们一般称高潮即将到来的部分(即Pop中的Pro-chorus)为Build Up,高潮部分(即Pop中的Chorus)为Drop,高潮结束后比较安静的段落为Break Down。

  • 基础乐理

    • 音阶和调式(大调、小调和其他5种中古调式)
    • 音程
    • 和弦
      • 和弦的种类和表示方法
      • 流行音乐最常见的6个三和弦:C、Dm、Em、F、G、Am。
      • 和弦的功能(主、属、下属)、和弦和音程的关系,已经在此基础上一些听和弦的经验。
    • 流行音乐常见和弦加花技巧。
  • 乐器基础

    摇滚4大件、常见管弦乐器、合成器

  • 制作基础演示(制作和扒带)

一些观点

  • 大多数Popular Music风格似乎都不被最多数的大众接受,所以,它们其实是一种亚文化。不同的人对于音乐的爱好是不同的。话虽如此,我还是认为有一点对于“不合耳”音乐的忍耐力,有一些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不同价值观的包容是十分可贵的。(当然,这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

  • 一首音乐的艺术水准,和它是通俗还是严肃没有必然关系,和商业与否没有必然关系。

    如果是一首通俗音乐,和它的风格流派更没有必然关系。

  • 纠正一下上次说什么“读一万本乐理书也写不出好作品”的说法,属于断章取义。

    这个观点转述自知乎大佬@WASelice的这篇回答。

    流行音乐是时代审美的游戏。流行音乐的关键并不在于一首歌运用的技巧的绝对数量。流行音乐的关键其实是在于它和当下其他的流行歌有哪些细微的差别。流行音乐人承认并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大众当下最喜欢听的音乐是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的。但流行音乐人并不放弃去小心翼翼地探寻这个狭小范围的边界,而如果创作得当的话,流行歌曲“越界”的这一部分就能成为歌曲中最打动人心的音乐元素。

    以恰当的方式“越界”并触动千万人的心,是一种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软能力,是一万本书厚的音乐硬知识也教不来的本事。

    大众的耳朵是既“喜新厌旧”又“喜旧厌新”的。

    商业音乐的最大价值在于跨界,这种跨界,既要寻找新意,又不能太偏离大众审美。

    这种“跨界”,是一种软实力。是读一万本乐理书也学不来的本事,也是商业音乐Pop的魅力之一。

推荐网站

  • musicmap.info
  • 维基百科 Wikipedia
  • 虾米音乐(挂了)

之前手机为荣耀10不开放BL解锁所以没有什么刷机经验,以下为踩坑记录。

参考:

酷友@谦喔的帖子

XDA关于9SE刷入TWRP的帖子

https://unofficialtwrp.com/twrp-3-4-0-for-xiaomi-mi9-se-grus/

首先备份所有数据,因为解锁会清除所有用户数据

进入设置>更多设置>开发者模式>设备解锁状态。

(若未开启开发者模式,需要进入设置>我的设备>全部参数,连续点击MIUI版本开启)

按提示打开小米账号所绑手机号的SIM卡的数据开关,点击绑定账号和设备

访问官方解锁工具下载页面下载解锁工具。

关机,长按音量下键和电源键进入fastboot。

打开官方解锁工具,点击右上角的小齿轮进入设置,点击驱动检测以安装驱动。

安装好驱动后,如果手机已进入fastboot且和电脑以USB数据线相连接,工具就会检测到手机并提示“已连接手机”。

在解锁工具登录小米账号,在确认无误后点击解锁>确认解锁

接下来刷入第三方Rec——TWRP。

访问Miflash官方下载地址下载Miflash,解压并运行,按提示安装好驱动。

接下来要下载vbmeta.img,基于XDA的帖子中下载vbmeta.img的网盘kudnet.id似乎挂了,Google了一下,在此可以下载到。

访问TWRP for grus官方页面下载适用于小米9SE的TWRP。

访问SDK Platform Tools官方页面下载SDK Platform Tools,解压。

使用SDK Platform Tools中的fastboot执行:

1
2
fastboot --disable-verity --disable-verification flash vbmeta vbmeta.img
fastboot flash recovery twrp-xxxx-grus.img

完成后马上长按音量上键和电源键进入Rec,成功进入TWRP说明刷入成功。

待更。

参考资料

Arch Wiki - Installation guide

DIY 你自己的 Arch Linux 软路由

将你的Archlinux打造成路由器

首先在官网下载安装盘ISO镜像,用Rufus将ISO文件烧录至U盘中。

插上安装对象电脑,开机,以UEFI方式启动U盘。

插上Tenda U8后发现并没有驱动适配,由于找不到驱动而卡在开机。心想难道还要拉根网线进房间?灵机一动翻出了一个以前用的旧的LB-LINK无线网卡,能成功适配驱动且开机。

根据官方Wiki,使用无线网络管理工具iwctl

1
iwctl

列出所有网卡:

1
device list

返回无线网卡列表,找到当前无线网络设备名,比如wlan0,然后:

1
2
station wlan0 scan
station wlan0 get-networks

就能看到一张周围Wi-Fi接入点的列表了,然后连接:

1
station wlan0 connect 相应SSID

Passphrash:后输入密码以连接。

按Ctrl+D退出iwctl。

测试网络:

1
ping www.baidu.com

打开NTP网络校时:

1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使用工具cfdisk,创建一个数据分区,一个ESP:

1
cfdisk

选择空闲空间,点击New,输入分区大小后回车,点击Write,输入yes,回车。

ESP给100M,剩下给数据分区。

检查:

1
lsblk

将数据分区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ESP格式化为FAT32文件系统:

1
2
mkfs.ext4 /dev/sda1
mkfs.fat -F32 /dev/sda2

挂载:

1
mount /dev/sda1 /mnt

配置pacman镜像:

1
nano /etc/pacman.d/mirrorlist

将China下的某条地址用Ctrl+K,Ctrl+U移到最上面。Ctrl+X保存退出。

开始下载安装系统:

1
pacstrap /mnt base linux linux-firmware

建立fstab文件:

1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Chroot:

1
arch-chroot /mnt

设置时区:

1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Shanghai

将时间写入主板硬件时钟:

1
hwclock --systohc

设置hostname:

1
2
nano /etc/hostname
nano /etc/hosts

设置root密码:

1
passwd

设置语言/字符集:

1
2
3
nano /etc/locale/gen
locale-gen
nano /etc/locale.conf

接下来开始安装Grub:

1
pacman -S grub

挂载ESP:

1
2
3
mkdir /esp
mount /dev/sda2 /esp
mkdir /esp/EFI

安装grub:

1
2
3
pacman -S frub efibootmgr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esp --bootloader-id=GRUB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重启:

1
reboot

接下来使用工具netctl配置以dhcp的方式连接外部以太网:

1
cp /etc/netctl/examples/ethernet-dhcp /etc/netctl/

列出所有网卡:

1
ip link

找到连接外网要用的网卡,比如我的板载百兆网口的名字是enp3s0 编辑配置文件:

1
nano /etc/netctl/ethernet-dhcp

Interface=后面改成自己网卡的名字:

1
Interface=enp3s0

保存退出,然后:

1
netctl start ethernet-dhcp

如果没有报错,那大概率现在就能上网了,测试一下:

1
ping www.baidu.com

接下来的步骤是配置sudo和安装yay,和WSL配置的步骤重合,详见这篇笔记,不再赘述。

2月27日更新:

接下来首先解决当务之急的NAS:

参考:

Archwiki-Samba

A documented example from the Samba git repository

Samba-HOWTO-Collection.pdf

先尝试一下最简单的,编辑/etc/samba/amb.conf为:

1
2
3
4
5
6
7
[global]
map to guest = Bad User
[public]
path = /
public = yes
writable = yes
only guest = yes

使用ifconfig查看本机ip(没有的话先安装):

1
ifconfig

在一台Windows电脑的资源管理器地址栏里输入\\加上上面查到的ip地址,即访问搭好的SMB服务器。

测试拷贝传输文件:

2021-03-03 10-45-16

待更。

参考文档:

Hexo官方中文文档

hexo史上最全搭建教程

Hexo + GitPage 搭建个人博客

《Github入门与实践》

前面的步骤请参考官方文档“概述”和“建站”两节进行配置。

更换Hexo的主题为Next,参考官方Github页面,先转到该hexo项目的根目录(本例为myblog),执行:

1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heme-next/hexo-theme-next themes/next

修改_config.yml文件,将theme:后的landscape更改为next。

执行hexo s,打开浏览器访问相应网页,以检查是否成功。

配置git:

1
2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mushymuse"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hzlpyy@163.com"

检查:

1
2
git config user.name
git config user.email

Github上连接已有仓库时的认证,是通过使用了SSH的公开秘钥认证方式进行的。现在让我们来创建公开秘钥认证所需的SSH Key。

1
ssh-keygen -t rsa -C "hzlpyy@163.com"

一直回车以使用默认设置。

获取公钥:

1
cat ~/.ssh/id_rsa.pub

夹在ssh-rsa和邮箱之间的就是公钥,在Github的SSH Keys设置中添加这个公钥,要注意在添加时要粘贴整个文件的内容,即要包括开头的ssh-rsa和结尾的邮箱。

测试:

1
ssh -T git@github.com

出现以下提示说明成功:

1
Hi mushymuse! You've successfully authenticated, but GitHub does not provide shell access.

编辑_config.yml:

1
2
3
4
deploy:
type: git
repo: git@github.com:mushymuse/mushymuse.github.io.git
branch: master

安装deploy-git:

1
npm install hexo-deployer-git --save

执行部署操作:

1
2
3
hexo clean
hexo generate
hexo deploy

可用hexo ghexo d代替hexo generatehexo deploy

deploy过程中会验证Github的用户名和密码,输入即可。

发现接下来每次deploy都要输入密码,解决方案:

编辑_config.yml,将:

1
2
3
4
deploy:
type: git
repo: https://github.com/mushymuse/mushymuse.github.io.git
branch: master

改为:

1
2
3
4
deploy:
type: git
repo: git@github.com:mushymuse/mushymuse.github.io.git
branch: master

插入图片——以下方案不可行

1
npm install hexo-asset-image --save

编辑_config.yml,将post_asset_folder:后改为true

可行方案:

方案1:

参考官方文档-资源文件夹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它们放在 source/images 文件夹中。然后通过类似于 ![](/images/image.jpg) 的方法访问它们。

在Typora中,打开偏好设置→图像→插入图片时…,修改为“复制到指定路径”,路径设置为../images,并勾上“优先使用相对路径”。

方案2:

参考https://hexo.io/zh-cn/docs/asset-folders#Embedding-an-image-using-markdown

使用插件hexo-renderer-marked

我不是一个执着和专注的人,所以寒假也没有什么系统性的成就,只有一些零碎的:

  • 在虾米音乐关闭之际,尝试使用Python的Requests库用正则匹配的办法爬取了虾米上的M3和例大祭这两个同人展的所有届的专辑名字存入MySQL中(Comic Market来不及爬了),顺便熟悉了VS Code。

    2021-03-02 17-35-20 2021-03-02 17-23-00
  • 给外公装了台电脑,花了挺多时间,比我想象中的要费点劲。

  • 由于闲置了很多硬盘,趁刚装过机的劲,尝试用旧电脑主板+阵列(HBA)卡+多口/多个千兆网卡,搭一个基于Arch Linux的软路由+NAS一体机,现在已经初步配置好 Samba Server,配合一台WIFI 6(802.11 ax)路由,笔记本无线局域网访问能跑满机械硬盘(100MB/s左右)的速度,基本实现NAS功能。接下来软路由的部分涉及iptables的配置,短期还未必能搞得明白,任重而道远。

  • 终于基本把基于Gitpage + Hexo的博客折腾完了,还打算绑上购买的域名musymuse.site,但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并不是很顺利,所以干脆先用原来的域名mushymuse.github.io算了,详见这篇配置笔记

    • 2021年3月3日更新:不知为何mushymuse.github.io挂了,现在还没搞清楚为什么域名没有配置好,先用github的替代品gitee,况且gitee有更快的国内访问速度。
  • 由于下个学期要学相关课程,看了看CSAPP(《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尽管才看了10%吧(每章各看10%),但还是足以让我解答以前的一些疑问,以及改变我的一些直觉了。就比如为什么32位系统只能使用4GB的内存?

    (小插曲:这本书撰写时当时最先进的处理器是Intel的Haswell架构的4代Core i系列,碰巧我NAS上这颗就是Haswell架构的4代i5。)


  • 把George Winston的卡农(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练到了7分熟,比较大的进步,因为在这之前我五线谱都要数格子认233。

  • 扒了ふわふわ時間(TV动画《轻音少女》插曲)的Tonewheel Organ(电风琴)部分,详见这个视频

  • 扒了《夜空》(TV动画《恋爱小行星》OP)的主歌部分。

    (小插曲:一开始懒得去找音源,于是就用Live内置音色+合成器Serum,就比如没有弦乐就用锯齿波假装是弦乐233。后来还是去下载了,但是下载下来的哪些音源动辄几十GB,我的笔记本上512GB的SSD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就想快点把NAS折腾好以腾出笔记本的空间XD。)

  • 趁这个机会翻了一遍Ableton Live的手册(英文),虽然阅读不是很流畅。翻到自带音频效果器的章节时,就惊呼就应该早点知道这个东西。比起教程,手册明显更清晰明了。这更凸显了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英语的重要性

  • 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进度推到第二章,并做了一点梳理。

  •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微观分册看到“福利经济学”。

  • 合成器教程Syntorial推进了一章。看了CEM的House制作教程。

  • 日语学习瓶颈期,目前正在研究办法。其中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B站叶子老师的课程,目前推进到第5课。

  • 摇滚史推进到前卫摇滚。能明显感觉到前卫摇滚比车库摇滚以及更早期的摇滚更“合耳”。刷了刷知乎,膜拜了一下那些阅专过万的大佬,以及逐渐理解为什么他们其中有很多喜欢前卫摇滚。硬摇滚有更明显的现代流行摇滚的味道,明白了后来出现的朋克、金属等等及深受其影响的现代流行摇滚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硬摇滚。

  • 在听到摇曳露营第二季OP《Seize The Day》的时候,听到很多爵士元素,这大概就是受很多人说的“发展的比美国还好”的日本爵士的影响的一个体现,同时我也明白了这也是很多歌曲“二次元味”的来源之一,为此我写了一篇评论

还有一些更细碎的就不说了。


方法论:

  • 先实现,再改进。

    Python Crash Course这本Python入门书提到了Python之禅,其中有一句话——“Now is better than none.”书中提到:

    你可以将余生都用来学习Python和编程的纷繁难懂之处,但这样你什么项目都完不成。不要企图编写完美无缺的代码;先编写行之有效的代码,在决定是对其做进一步改进,还是转而去编写新代码。

    这与小雷老师和鑫伟对我说的话殊途同归。

  • 少想多做。

  • 适当“递归”学习,区别于“线性”学习,对于一本书,不需要从头开始看,而是先看感兴趣的部分。遇到不懂的再往回翻。把技术书当手册查,注重于实践。

  • 形成自己的流程以提高效率。

  • 谁知道你现在的的人生道路选择是否正确呢?——B站影视飓风Tim

  • 先学会生活。(不要再熬夜了)——B站何同学

以上一些感悟仅代表我现在的想法,随着人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加深,想法也会改变,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刻我会意识到这些想法的幼稚。

希望开学以后我能保持自我,不要忘记我寒假做过什么。

需要的文档资料

微软官方WSL文档

ArchWSL官方Github

ArchWiki

访问微软官方WSL文档,按照提示,打开PowerShell,执行

1
2
dism.exe /online /enable-feature /featurename:VirtualMachinePlatform /all /norestart
dism.exe /online /enable-feature /featurename:VirtualMachinePlatform /all /norestart

前往wsl2kernel下载页,按提示下载安装 MSI文件。

重启。

1
wsl --set-default-version 2

访问ArchWSL官方Github,下载Zip包,解压到磁盘空间较大的地方。运行Arch.exe完成安装。

运行wsl --list --verbose以查看当前已安装的WSL信息及所属WSL版本。

1
2
3
PS C:\WINDOWS\system32> wsl --list --verbose
NAME STATE VERSION
* Arch Stopped 2
1
bash

进入linux系统。

先换源,

1
nano /etc/pacman.d/mirrorlist

找到China,把地址前的注释标记#删除。

在更新系统/装软件之前,先解决密钥问题。

参照wiki页面pacman-key#Resetting all the keys,

1
2
3
rm /etc/pacman.d/gnupg -rf
pacman-key --init
pacman-key --populate archlinux

然后更新密钥库,

1
pacman -Sy archlinux-keyring && pacman -Su

然后就可以更新系统了,

1
pacman -Syu

接下来设置用户。

给root设置密码,

1
passwd

创建用户yy并设置密码,

1
2
useradd -m -G users -s /bin/bash yy
passwd yy

用visudo配置sudo,先安装vi,

1
2
pacman -S vi
visudo

参考《LinuxProbe》PDF第93页,找到root ALL=(ALL) ALL下面一行,敲i键,输入yy ALL=(ALL) ALL,ESC,:w,回车,:q,回车。

为了避免每次用sudo都要输密码的麻烦,可以使用yy ALL=NOPASSWD: ALL

1
su - yy

切换至yy。

接下来安装yay,由于makepkg需要在普通用户下操作,上述操作不可跳过。

参考yay-github,

1
2
3
4
sudo pacman -S git
git clone https://aur.archlinux.org/yay.git
cd yay
makepkg -si

运行makepkg时报错,提示==> ERROR: Cannot find the strip binary required for object file stripping.

参考了下面两篇博文

makepkg遇到问题ERROR: Cannot find the strip binary required for object file stripping.

ArchLinux 或 Manjaro WSL2 配置记录

1
sudo pacman -S base-devel

出现:: fakeroot is in IgnorePkg/IgnoreGroup. Install anyway? [Y/n],一直选 y,然后一直回车即可。

重新运行makepkg,刚才的错误没了,提示==> ERROR: Failure while downloading https://github.com/Jguer/yay/archive/v10.0.3.tar.gz Aborting...

下面开始设置代理网络

参考了WSL2网络代理配置(apt与git)wsl2 怎么设置才能走 clash 的代理?,打开酸酸乳,设置端口号为10808,勾上允许LAN连接。

1
2
export https_proxy="socks5://127.0.0.1:10808"
curl myip.ipip.net -v

得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Trying 116.211.155.164:80...
* Connected to myip.ipip.net (116.211.155.164) port 80 (#0)
> GET / HTTP/1.1
> Host: myip.ipip.net
> User-Agent: curl/7.71.1
> Accept: */*
>
* Mark bundle as not supporting multiuse
< HTTP/1.1 200 OK
< Date: Mon, 03 Aug 2020 10:31:14 GMT
<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 Content-Length: 66
< Connection: keep-alive
< X-Via-JSL: 1cf16e4,-
< Set-Cookie: __jsluid_h=c788899fbb19eebb70bea6ef91909824; max-age=31536000; path=/; HttpOnly
< X-Cache: bypass
<
当前 IP:36.24.12.82 来自于:中国 浙江 杭州 电信
* Connection #0 to host myip.ipip.net left intact

失败了。最后参照Proxy_server-ArchWiki用proxychains的解决方案:

先获取本机wsl虚拟网卡的ip地址,

1
ipconfig

找到WSL:

1
2
3
4
5
6
7
以太网适配器 vEthernet (WSL):

连接特定的 DNS 后缀 . . . . . . . :
本地链接 IPv6 地址. . . . . . . . : fe80::5195:2b19:fcc3:e8cc%61
IPv4 地址 . . . . . . . . . . . . : 172.26.112.1
子网掩码 . . . . . . . . . . . . : 255.255.240.0
默认网关. . . . . . . . . . . . . :

回到bash,安装并配置proxychains,

1
2
pacman -S proxychains
sudo nano /etc/proxychains.conf

在最后一行输入

1
socks5 172.26.112.1 10808

保存退出。

1
proxychains curl myip.ipip.net

结果:

1
2
3
4
5
[proxychains] config file found: /etc/proxychains.conf
[proxychains] preloading /usr/lib/libproxychains4.so
[proxychains] DLL init: proxychains-ng 4.14
[proxychains] Strict chain ... 172.26.112.1:10808 ... myip.ipip.net:80 ... OK
当前 IP:52.185.164.21 来自于:日本 东京都 东京 microsoft.com

done!

然后,

1
2
cd ~/yay
proxychains makepkg -si

成功安装yay。

下面开始折腾图形用户界面。经过5+小时的折腾,百度参考了大量网页Blog,踩了无数坑后,终于使Xfce桌面成功显示。以下是正确配置过程。

先在Windows安装VcXsrv,访问其官方SourceForge页面以下载。

安装并运行,第一页的Display Number改成0,第三页勾上Disable access control,完成。

(经测,Display Number不改没关系,Disable access control必需勾上)

回到linux,执行

1
2
3
pacman -S xorg xfce4 xfce4-goodies dbus
export DISPLAY=$(awk '/nameserver / {print $2; exit}' /etc/resolv.conf 2>/dev/null):0
startxfce4

(如果是X410,需要在其托盘图标上点击右键,勾上Allow Public Access)

将上面的export命令写入~/.bashrc就不用每次启动都执行,

1
nano ~/.bashrc

粘贴export DISPLAY=$(awk '/nameserver / {print $2; exit}' /etc/resolv.conf 2>/dev/null):0,保存退出。

1
2
source ~/.bashrc
echo $DISPLAY

后来发现不太需要Xfce桌面,只需要运行需要的软件。于是

1
pacman -Rs xfce4 xfce4-goodies

卸载后TeXmacs依然能正常运行。

参考:

WSL2的图形输出配置

wsl2图形界面的安装,wsl同理

Tips:有问题可参考这篇Blog 在Windows下安装Arch Linux子系统


8.5更新

  1. 解决GitHub的raw.githubusercontent.com无法连接问题,编辑hosts。

  2. 解决mysql数据库服务无法启动问题,参考WSL2(Arch Linux)使用systemd,安装genie:

    1
    2
    3
    yay -S genie-systemd
    genie -s
    systemctl start xxxxx

    更新:参考https://www.cnblogs.com/zsmumu/p/12416159.html

  3. 解决yay代理无法通过proxychains问题:

    1
    2
    sudo pacman -S gcc-go
    yay -S yay